首页
新闻
政策
项目
图片
视频
会展
品牌
电子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推荐
中建材(合肥)粉体专注粉磨技术装备创新与升级
发布日期:2018-03-17 09:08:38 来源:江淮机电网 编辑:whl
江淮机电网3月17日报道 日前,由国家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发布的2017年两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我省9户企业入选。这充分彰显了近年来安徽省工业经济加快转型所取得的卓越成效,坚定了省内制造业企业坚持走“专特优精”发展道路、向产业中高端转型升级的信心。
近年来,安徽省经信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省工业经济呈现有规模、有速度、有质量、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基本确立。在全省2万多户规模以上企业中,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和行业细分市场的单项冠军,它们是安徽工业的佼佼者,撑起了安徽工业发展的脊梁。
根据国家工信部制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激励企业专注于企业擅长的领域,走“专特优精”发展道路,2017年我省在出台的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中,提出“对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
9户企业的成功入选,充分展现了我省企业在装备制造、水泥装备、工程车辆、新材料、生物工程、光伏、液压元件等细分行业的优势。其中,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7年来专注橡胶密封件和特种橡胶制品,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数十年如一日,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特种电磁线制造商,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60余年专注粉磨技术装备研究生产,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专注于杂环“三药”(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的研发、制造、销售,排名世界第一,吡啶碱行业国际领跑者,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23年专业研发生产经营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安徽中意胶带有限责任公司近30余年从事高强力输送带、高耐磨橡胶聚氨酯制品及相关新材料等开发、生产和应用,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50多年来专注于液压技术的应用和研究,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20年专注新能源发电领域,光伏逆变器连续10多年位居国内第一,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已连续26年蝉联中国叉车行业桂冠。
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专注粉磨技术装备创新与升级
国内专业从事粉体工程技术研究、装备研制、工程设计和运营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主营自主知识产权产品HFCG系列辊压机创下多项世界第一,主导产品HFCG辊压机为国内水泥行业的第一品牌。
主营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HFCG系列辊压机以超过1500台套在线运行业绩位居全球第一。
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材(合肥)粉体]前身为具有60多年历史的国家建材行业重点科研院所——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粉磨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水泥粉体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的科研机构。公司技术涵盖原料烘干、粉磨、选粉分级到粉体输送、检测等自动化生产全过程,并形成了快速沸腾烘干系统、辊压机、高效选粉机、ATT大型亚微米微粉分级机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粉磨技术装备。产品覆盖水泥、铁矿石选矿、有色金属选矿、铝矿选矿、非金属矿微粉等众多领域。
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以上奖项40多项,拥有专利近百项,其中国际专利4项,发明专利10余项。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10余项。先后入选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2015、2016、2017年“中国建材服务业100强”。截至2017年底,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利税近30亿元。
今天,中建材(合肥)粉体公司已发展成为以辊压机等主要技术装备为依托、以智能化成套技术和生产控制系统、系统运营和专项总承包以及个性化定制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系统解决方案专家。
2018年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第二季)重磅播放,我公司辊压机作为水泥行业大型装备首次亮相,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水泥行业登陆央视《大国重器》唯一主机装备。
坚守粉磨领域,专注技术创新与升级
中建材(合肥)粉体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粉体工程技术和装备研发的科研院所、专业粉磨系统方案的解决专家,30多年来坚守粉磨研究领域,致力于粉磨技术装备的研发及应用领域。已拥有近200人的完整研发体系、实验系统以及完整服务体系,每年在研项目保持在20项以上。公司注重自主研发、创新引领,从挤压粉磨新工艺及设备、水泥厂料层间挤压粉磨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到大型辊压机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研发,高耐磨辊面、新型进料装置及多功能粉磨工艺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新成果的推出,极大提高了辊压机设备可靠性和粉磨系统稳定性,实现了与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完美结合。
坚持市场导向,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化
最初,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人员研制出的科技成果是技术转让方式转给设备制造厂生产和销售的,但具体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制造厂由于对设备性能不了解,根本就谈不上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不能及时反馈给研发人员,研发人员也缺乏应有的压力,因而无法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于是,中建材(合肥)粉体决定自己兴办产业,用自己的科技成果直接面对用户。经过20多年产业化,中建材(合肥)粉体已具备年产180台套辊压机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参与产业化,及时发现应用中的问题,确保了技术改进升级的及时性,中建材(合肥)粉体建立起了研发-应用-改进提高的完整闭环升级系统。同时,这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设立新课题奠定了基础。
注重质量品牌,精益求精生产制造
水泥生产过程,不同特性的物料对设备性能及工艺系统要求差异性很大,现场工况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需对物料进行挤压试验和检测分析,对现场工况进行勘测,并根据试验分析报告和实地工况,个性化定制的装备配置。同时,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建立完善的配套件采购验收规程,强化设备制造全程的管理。这样确保了每一台出厂辊压机的产品质量。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HFCG系列辊压机于2007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选粉机产品被评为中国建材行业、安徽省“名牌产品”,HFCG辊压机获得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目前,公司现已经形成以辊压机、烘干机、选粉机、超细分级机等主要装备为核心的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公司被评为“全国建材机械行业产品定点生产企业”。
经过持续研发、技术积累和推广应用中的经验总结,采用了更加合理的技术路线,中建材(合肥)粉体的辊压机无论是在制造工艺、精细化程度、使用寿命,还是在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上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与国外知名产品相比,中建材(合肥)粉体的辊压机可靠性更高、运营成本低、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更具市场竞争优势。本世纪以来,中建材(合肥)粉体的辊压机是唯一把同类产品挡在国门之外的水泥生产大型关键主机装备。如今,在中国水泥产能前十二强集团均大量采用。
面向市场,创新服务模式
中建材(合肥)粉体以辊压机为载体,对外提供个性化系统解决方案和定制服务。水泥生产过程,不同特性的物料对设备性能及工艺系统要求差异性很大。出厂的每一台辊压机,都由专家小组,根据对物料行挤压试验和检测分析分析报告,进行研究讨论系统设计方案,实行定制个性化装备配置,从原材料购置到设计图纸加工制造,再至检验合格,都实行定制化服务,以确保产品质量合乎用户要求。目前,公司研制的辊压机产品全球应用量超过1500台套,可提产100%以上、降电耗30%以上,提产降耗效果明显,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仅在国内应用,每年就可节电超过70亿千瓦时,为我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作出了突出贡献。
深化互信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努力构建一支集知名高校院所、原材料供应商、外协件制造商、水泥生产企业于一体的创新链。中建材(合肥)粉体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就基础理论、新型装备的开发和智能化信息化课题展开合作研究;与重庆齿轮箱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等顶尖企业就新型传动与拖动及智能控制的课题合作研究,以适应不同工艺系统和工况要求;与海螺集团、红狮水泥、亚洲水泥等集团就辊压机应用及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技术问题,开展合作研究,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上下游创新链的建立使得公司辊压机保持了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辊压机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也带动了我国机械加工、关键配套件研发和耐磨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实施人才战略,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
公司始终把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用创新平台吸引人,用合理的报酬保障人,用和谐的气氛留住人,激发员工的创新创造潜能。
中建材(合肥)粉体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一支工种齐全、分工明确、高效稳定、敢于担当、团结协作的研发团队。专业门类涵盖了基础理论研究、装备制造、电气自动化及智能控制、诊断检测、工程化应用和系统维护等所有方面的技术人才。研发团队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人,省政府津贴专家1人,连续20年以上的技术专家30多人,连续10年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100多名。
完善内部治理,大胆尝试管理制度创新
在中国建材集团领导的支持下,为了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稳定科研队伍,从公司创立伊始,就建立了核心业务骨干持股计划,其持股比例为公司总股份的30%。公司章程中明确:关键岗位设立职务股,职务股持有人在任时持有;自然人股东所持股份退休时按比例逐步退出;自然人股权周期性调整;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逐步扩大青年业务骨干持股比例。通过大胆的管理创新,不仅充分调动了
科技人员积极性,而且还是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中建材(合肥)粉体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以股权为核心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以研发为核心、装备为载体,以引领水泥粉磨科技进步、节能低碳低排放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以智能化成套装备和生产控制系统、互联网+和运营服务为努力方向,以制造服务和专项总包为依托,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对外技术和项目合作,全面发挥研发、制造、应用和系统集成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优势,力争在理论研究、装备开发、制造服务等领域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做全球一流的粉体技术综合服务商,为中国制造屹立于世界而不懈努力。
分享到:
0
相关文章
航天锂电:争做全球领先 赋能高质量发展
华菱星马汽车以三化引领“互联网+制造” 构筑智能工业网络
华米科技争当智能可穿戴“领跑者”
皖维高新:把科技创新刻入企业发展“基因”
用了才知道!老司机这样评价安凯宝斯通K7
安庆环新:“小产品”瞄准“大目标”
泰尔重工:以技术创新支撑绿色发展
芯片巨头博通以189亿美元收购软件公司CA获批准
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调整公司架构进一步“瘦身”
花费超120亿元,戴姆勒只为将集团“一分为三”
阅读排行
1.
华菱星马汽车以三化引领“互联网+制造” 构...
2.
用了才知道!老司机这样评价安凯宝斯通K7
3.
泰尔重工:以技术创新支撑绿色发展
4.
华米科技争当智能可穿戴“领跑者”
5.
皖维高新:把科技创新刻入企业发展“基因”
6.
安庆环新:“小产品”瞄准“大目标”
7.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一流专业 服务地方...
8.
无人机掉水里怎么办?接着玩!
9.
电车人联合会发布:中国电动汽车零部件100...
10.
安凯匠心打造景德镇首批纯电动公交高铁专线
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江淮机电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