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屈贤明:智能制造与工业强基

发布日期:2017-05-15 09:45:37     来源:江淮机电网      编辑:whl

  江淮机电网5月15日报道 2月16日下午,在安徽省装备工业专题培训暨发展座谈会上,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
在《智能制造与工业强基》主题报告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最主要的两大抓手是智能制造和工业强基。政府也对此做出了相应的战略计划。对于安徽来说,这也是最主要的两大重点。原文如下(节选):

智能制造与工业强基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是智能制造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其根本动力在于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数字化网络化普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战略突破、大数据的爆发和集成创新兴起。例如,随着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和数字化网络化广泛而深入地应用,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刻的融合,一种全新的创新方法以集成式创新出现。

  智能制造将使我国制造业发生革命性变化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给传统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传统制造+互联网将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最终将走向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将在三个方面对传统制造业产生重大作用

  第一是产品创新。把传感技术以及软件植入到产品当中,就可能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发生质的变化。比如智能的工程机械、智能玩具、智能家具、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电饭煲等。当然这些产品从现在来看,它只是智能的一个初级阶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的智能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第二是制造技术创新。在制造过程当中,从它的设计到制造,都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大大缩短。为什么运-20从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立项到现在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成功了呢?就是利用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手段。个性化的生产将会成为趋势。

  第三是产业模式创新。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泛在信息的强力支持下,将大大促进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发展,深刻地改革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例如,个性化批量定制生产将成为一种趋势,电子商务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企业如何推进智能制造

  1、目标产品先进,市场前景好是推进智能制造的前提。用智能制造来智造什么产品?应该是:技术先进,最好是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市场前景好,产能不足,不会产生新的产品过剩。如果产品落后、市场前景不好,搞智能制造等于是招死。

  2、推进精益生产,优化生产工艺是基础。日本三菱电机强调,推行e工厂要做好基础工作,即产品优质,推行精益生产,做好现场自动化技术改善,否则搞智能化只能放大底层存在的缺陷。

  3、进行需求分析是必备的程序。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节约人力、提高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快速反应市场,节能节材减排。针对不同的问题,智能制造的方案是不同的。

  4、找准突破口是关键。从何处下手,从何处突破?许多工厂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抓关键环节、抓能较快取得成效的环节。先易后难,先抓能见效快的项目是许多企业选择突破口的主要原则。许多企业家认为一年能收回成本的项目马上干,两年能收回成命的项目也要积极地干,三年以上收回成本的项目坚决不做。

  5、由点-生产线-车间-工厂是合理的实施路径。

  6、人才培养是最主要的保证。发展智能制造必须要有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各个企业首先要对领导干部培训,再要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进行培训,对实施数字化车间或工厂的企业,要进行全员培训。

  7、培育体系集成公司是推行智能制造的重要条件。一个地区要推行智能制造,需要形成一批系统集成商,通过四条途径形成:用户久病成医,通过被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成了集成商,如深圳雷柏。智造装备提供商从制造商转变为服务商,如东莞劲胜。从事自动化的研究所转为集成商,如北京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设计院转型为集成商,如机械工业第六时间研究。

  关于安徽如何发展智能制造,两点建议:一是抓好一批企业的试点及推广;二是要大力发展本省有特点的智能制造装备,比如机器人、各种专业智能制造装备、传感和识别装备。

  强化工业基础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

  为什么现在强调加强工业强基?

  现在智能制造各个地方都非常重视,但是对工业强基的关注度显得比较冷清。工业强基是《中国制造2025》最难解决的瓶颈问题。之所以要强调加强工业基础,就是在工业基础这方面我们欠账太多。中国制造要由大变强,要变成一个优质制造,而不是一个劣质制造。

  工业基础主要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表现,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

  苏南和宁波发展“四基”的经验

  (1)按照全产业链,引进并组建高水平团队,集中推进目标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燃气轮机高温热部件更被喻为工业制造‘’皇冠上的明珠“,均采用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等轴、定向、单晶)精密铸造或更先进的陶瓷基材料制造,该技术仅掌握在少数公司手中。江苏永瀚公司独具匠心地利用民企身份,花费2.2亿元人民币,按照全产业链对所有关键环节,总共引进16位欧洲知名企业的技术精英,从而使企业迅速掌握核心竞争力。公司已着手承担难度较高的高温合金叶片、轮盘等军品预研任务,为空军、海军装备的提升提供后备保障,并成为阿尔斯通、安萨尔多的叶片供应商。

  (2)以低端产品高质量赢得下游用户信任,逐步推进高端产品技术突破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工程机械领域液压元器件等关键基础产品的进口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以上,是制约行业创新发展的症结所在。江苏恒立油缸公司坚持二十五年如一日深耕于液压领域,跨越了铸造工艺、研发设计、测试分析、品控管理等四大门槛。企业从油缸起步,立足于行业逐步发展,取得了用户信任,成功打入卡特彼勒、日立建机、神钢建机等欧美日系企业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现在恒立又将此经验引向柱塞泵,控制阀等核心液压基础零部件的研制,历经5年求索,解决了最为重要的高精密铸件质量问题,产品性能达到并部分超过国际主流水平。

  (3)整合国内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走自主创新之路。波速公司成立之初从天津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整合了压电陶瓷领域国内最顶尖的研发人才,组建了一支前沿专家团队,并专注于生产工艺的改进。掌握了堆叠式低温共烧压电陶瓷的核心工艺,和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将烧结温度降低50-70℃,并率先实现以纯银为内电极材料,节约了稀有贵金属钯金金,使成本降低70-90%,竟争优势特别明显,已供货特斯拉、宝马、大众等客户。

  (4)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一流技术,经过再创新实现产品突破和技术领先。国外厂家凭借技术优势占据我国伺服系统80%以上的市场份额。宁波菲仕公司,通过与意大利公司合作,引进世界一流伺服技术,并定期派遣骨干人员赴欧洲端训、交流,同时邀请意大利专家定期或长期到公司现场服务指导,对新行业新产品共同研发,使公司形成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发团队;实现国外先进技术的转移、吸收和再创新;取得多项突破;已成为在运动控制和能量转换等领域国内排名前列、部分产品世界领先的企业,为中科院4米直径天文望远镜提供了全套驱动装置〔竟争对手是美国的科尔摩根〕。

  强化工业强基的路径

  总结20年来我国”四基“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近几年来发展环境的变化,在推进”四基“发展的路径上要不断创新,改变国家计划项目碎片化、投资分散化、成果难以产业化的状况,现提出四条推进”四基“发展的路径。

  路径一:“链式”推进(或称“一条龙”推进)

  选择一个核心零部件/元器件,以该产品为龙头,集中开展产品设计、专用关键材料开发、先进工艺开发、试验检测平台建设、应用示范和推广,形成“链式”推进的解决方案。也可选择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为龙头,进行链式推进。

  路径二:“一揽子”推进

  选定一个重要产业(行业),围绕该行业存在的“四基”问题,集中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研发和试验平台建设做出全面安排,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目前先选择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进行。

  路径三:以培养一大批“专精特”巨人企业,甚至是“隐形世界冠军”为主要抓手

  应着力培养一大批竞争力强、高成长性的“专精特”企业。这些企业专注于产品细分市场上的某一产品,满足专门的客户群;具有很强的创新活力和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进行生产,使产品拥有区别于其它同类产品的特性,以“专精特”构筑企业的竞争优势。其中的佼佼者,需着力打造成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隐形世界冠军”。

  路径四:建设平台,形成持续诚信能力。

  建立一批创新平台、基础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创新团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安徽应该重视发展基础零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着九培养一批“专精特”小巨人企业并使之成为世界隐形冠军;例如密封件、耐磨材料、轴承、铸锻件。

  文/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
分享到:0

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江淮机电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