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新能源汽车”未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意味着什么?

发布日期:2021-03-18 16:17:50     来源:江淮机电网      编辑:whl

——“新能源汽车”在连续7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首次“缺席”,但今年报告中的多处表述直接涉及新能源汽车。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从“造车”的初级阶段进入市场锤炼的新层面。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依然被看好,但要提升消费信心,就需尽快解决续航里程不足、严寒环境下里程缩水、充电时间过长、配套设施使用不便等顽疾。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未直接提及“新能源汽车”,但从完善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和改进新能源汽车管理两方面进行了阐释。思客通过数据分析告诉你,这两方面为什么重要。


高销量,低市占率

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创历史新高,累计销售136.7万辆。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累计推广超过55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销量增幅有望达到40%左右。


为了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还需继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显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要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但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仅为5.4%,新能源汽车从技术、品质、消费者感受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续航+充电是关键

“跑得远”“充得快”是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需求。《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2019)》显示,55%的受访者认为续航里程对于自己的购买决策影响很大,其次是售后服务(50%)和充电体验(49%)。用户期待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需达到约550公里,而当前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约为366公里。这项调查同时显示,49%的受访者认为“续航里程不满足需求”是未来不考虑购买新能源车的主要因素。


此外,里程虚标、里程衰减等问题带来的“里程焦虑”很可能会影响驾驶体验,让不少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冬天不敢开车内暖气,就怕半路突然没电”“踩一脚油门就看着里程嗖嗖地掉”等吐槽在网上时有出现。


“充电焦虑”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车主的使用信心。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慢、用户充电时间集中、安装位置不合理等情况,造成了用户的“充电焦虑”,有车主吐槽“我的电动汽车不是在充电,就是在充电的路上”“每天下班都要抢充电桩”“小区不让装充电桩”“燃油车加油五分钟,电动汽车充电五小时”。


完善设施,改进管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多处表述直接涉及新能源汽车,有助于解决这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心病”,助力行业发展。


完善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这些部署要求直接针对新能源汽车,有利于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条件、降低使用成本。这意味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前端的引导和扶持基本已达预定目标,未来的工作侧重点将向消费后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过渡。


在此基础上,我国将加强充电桩建设。根据公安部最新数据计算,截至2020年底的车桩比约为3:1。但随着市面上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好用且密集的充电桩的作用愈发重要。充电桩数量不足、重建不重养护、服务差、布局落点难、标准不统一、充电慢、燃油车占用车位等问题仍待解决。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第一批电动车的电池即将进入“退役”期,接下来两三年或迎来“回收潮”。合理处置报废电池、探索回收再利用模式将成为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扫清障碍。高循环寿命动力电池攻关也是新能源汽车提升续航里程的关键。今年,科技部公布《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申报指南建议》,重点强调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动力电池系统技术等基础研究,发力攻克电池难关。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这其中就包括优化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这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提升技术水平,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车型产品。


从配套设施建设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到核心技术攻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正逐渐被打通。碳中和愿景下,随着全社会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加快完善,会有更多的消费者青睐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力会越来越足。

分享到:0

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江淮机电网微信公众号